瞧宁阳侯在信中把沈从仪夸的,不知道还以为沈从仪是宁阳侯同族的小辈呢。
太子收回思绪,躬身问:“皇上接下来要如何利用战俘?”
嘉佑帝背靠在椅子上,“朕恨不得下令把他们全砍了祭旗。”
“万万不可。”太子立马劝谏,“皇上,杀解决不了问题,咱们何不把那些战俘最大化利用。”
嘉佑帝抬眸看向太子,事情他都懂,但是他也想听听太子怎么说。
太子道,“蒙古军屡次侵犯边界,西北损失粮草兵马不可计数,咱们可以效仿战国时期燕赵争霸,反过去利用战俘向蒙古索要财物。”
“若是他们不给呢?”
太子大义凛然的道,“若是对方不给,那就是他们毫无人性,残忍嗜血。这种连血亲都不在乎的东西,咱们大虞万万不可与其同流。”
嘉佑帝轻笑一声,“你说谈判的事情交给谁?”
太子拱手而道,“翰林院六品修撰沈子翙如今正在西北边关,事情交给他办正好。”
嘉佑帝大手一挥,“好,朕就把这件事就交给他办。”
太子皇孙异口同声道,“皇上英明。”
……
西北边关,一场大雪过后,不少房子被雪压塌,虽然还不至于造成雪灾,但是老百姓的日子到底不好过。
苏壹的商队往西北运了一批粮准备卖,苏壹见此情景让人赶紧去临省买一批麦麸,将二者混合之后变成穷苦人的救济粮。
这样混合发粮或者煮粥,一来可以使赈灾的救济粮增多,二来可以避免一些没有那么穷苦的人来冒领粮食。
就在城门口的救济摊正干的热火朝天的时候,宁阳侯丰霖身着私服走到了这里。
两个月前丰霖见识到“嫦娥飞天”,他觉得苏壹这人是个奇思妙想的商人,之后见到了光源聚集透镜,丰霖又觉得苏壹是个有本事的商人,如今再看见苏壹带头给边关百姓发救济粮,丰霖觉得苏壹是个儒商。
“苏大人。”丰霖走上前,身边还跟着两个亲卫。
苏壹穿着半旧的厚罩衣,上面全是土又是泥,他手上还抱着一袋米,如今土地上的雪被人踩的融化,水和泥混杂在一起,苏壹左右看了看也没找到个能放东西的地方。
“见过丰将军,我这一身不雅观,东西也没地方放,真是失礼了。”
“无碍。”丰霖看向身后的亲卫,“帮苏大人把东西搬到施粥摊上。”
“是。”亲卫上前,拱手抱拳道,“苏大人,我们帮你。”
苏壹把东西递给亲卫,并嘱咐道:“小心些,别让袋子弄脏你的衣裳。”
丰霖道,“苏大人,可否借一步说话。”
【作者有话说】
感谢小可爱的支持,你们的喜欢就是作者更新的动力(比心)
升官
丰霖并不是一个标准的武将,虽然他出自武将之家,还没马腿高的时候就会熟练骑马,但丰氏族中也很重视小辈读书识字,请先生教授族中子弟读书。
丰霖是少有的少年英才,既懂武艺兵法,又通文墨典籍。
当年,顺天府一带被朝廷赐给燕北王做封地,燕北王经常领这一群私兵去边关,而丰霖自然就变成了燕北王手底下的一员能文能武的强将。
丰霖对苏壹讲述自己和当今皇上的故事,“隆丰四年,先帝身边出现奸臣贼党,他们怂恿皇帝削藩,危害社稷,视大虞朝皇室的祖宗礼法而不顾,残害皇室宗亲。我跟在皇上身边,一步步走到今天,亲眼见到皇上到底是从怎样无可奈何的境地而起兵清君侧。”
丰霖看向苏壹,“苏大人,我和你说这么多,不是想和你说我同皇上的关系有多么亲近,而是想求你的帮助。我说这么多只是为了让你安心。”
苏壹一脸意外的道:“大人这话严重了,不知我有什么能到大人的,大人但说无妨?”
丰霖摇头,“不是帮我,是帮这固圆城的百姓,帮宁省的百姓。我看见您和固圆城几个村中百姓签订的赊羊文契,也看看了您附在文契之后的《农户家庭赊放绵羊政策》解答,我想让你的养殖绵羊政策再多惠及一些村子,当然在这期间总督府和布政司衙门也会帮忙。”
苏壹没想到竟然是因为这件事,无奈的说:“其实也不是我不想答应总兵大人……”
苏壹把赊给农户养殖牲畜的好处与坏处摊开了讲出来。
这件事若是能办好,自然可以让当地的军户们创收,日后说不定还能成为军户家庭主要收入来源之一。
但很多军户们不懂,他们不懂养殖,因此在养殖过程中牲畜很容易病死,或者碰上些不大通的人家,转头就把赊的羊杀了吃肉也是有的。
这样一来,损失的就是苏壹这方。
丰霖皱眉思索,“这个容易,赊给百姓们羊的钱,有一半由朝廷出,你这边只要保准百姓们把羊养大之后,能及时按照市场价收购就行。”
苏壹这下是真惊讶了,他没想到
第一版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