王谧笑道:“那我们岂不是应该再加一功,把桓玄直接拿下,献给刘裕,结束这场战乱呢?”
庾悦摇了摇头:“万万不可,桓玄必须得留着,不然的话,我们如何跟刘裕合作呢?”
谢混若有所思地说道:“仲豫说得有道理,如果让刘裕这么快地消灭了桓玄,取得了天下大权,那我们对他来说就是真的可有可无了,他未必还需要跟我们合作。所以,只有让刘裕外有强敌,内无足够的治理人才时,才不得不跟我们达成合作,吴地庄园,各地州郡的长官,都要交给我们的人,当然,可以适当地分一些给这次跟他起兵的丘八,但不能超过三分之一,不然的话,我们还剩下多少呢?”
王谧勾了勾嘴角:“可是,这样一来,等于跟着刘裕起事的人,没捞到多少好处,他们能答应吗?”
庾悦笑道:“那就让他们继续作战,追杀桓玄啊。官爵可以让刘裕给,反正没有庄园,这官爵用处也不大,发一些杂号将军,县子县男之类的,我们最多是出点俸禄罢了,只要庄园在我们的手中,这点损失,不算什么。夫人有句话说得不错,现在时代不一样了,我们的一些观念也得变变,有些利益,该让还是得让,但核心利益,就是吴地庄园的所属,还有江东八郡的郡守,长史,别驾这些要职,还是得尽量在我们手上才行。不然还叫什么世家天下呢?”
谢混点了点头:“这就是让刘裕带着手下继续打荆州,以后把荆州的地分给这些北府军?”
庾悦正色道:“不错,就应该这样,其实上次司马元显讨伐桓玄时,就跟刘牢之提过这个建议,本来如果实行,皆大欢喜,可惜他们两个各怀鬼胎,互相算计,最后反而便宜了桓玄。但这个提议,是没有问题的,让北府军西征,一来能让他们在荆州征战多年,二来就算打完,也是把荆州之地赏赐给他们便是,如此一来,这个威胁我们世家天下的军汉集团就给打发到了荆州,我们吴地就暂时得以安全,以后可以慢慢再建立自己的势力,甚至,可以通过挑拨刘裕和刘毅之间的互斗,把北府军分化瓦解,成为再次听命于我们的力量!”
谢混拍手道:“还是仲豫你想的好啊,你老实说,是不是上次讨伐桓玄时,你就有这种想法了,才会跑去跟司马尚之在一起呢?!”
庾悦点了点头:“不错,正是如此,本来当时西府军打前锋,北府军继之,完全可以实现我的这个想法,只可惜,司马元显这个蠢货和刘牢之这个笨蛋,把事情搞砸了,害得我担惊受怕这么久,还得向桓玄俯首称臣。不过现在我们的条件可能会更好一些,因为,桓玄帮我们废了司马德宗,也许,我们可以再立一个,有这拥立新君之功,将来我们在朝中的地位,也能加强。”
王谧轻轻地“哦”了一声:“那你可有人选了?司马德宗和德文兄弟,包括王神爱现在去了江州,想夺回来很难,城中的司马氏,好像没有太象样的人选啊。”
庾悦哈哈一笑:“连司马德宗这种废人都能当皇帝,还有谁不可以的?现在建康城中,就有个现成的人选,前大晋的武陵王,桓楚的彭泽候司马遵,二位意下如何呢?”
谢混笑了起来:“我正要说他呢。这个司马遵,乃是晋元帝司马睿的孙子,他的父亲司马晞,当年颇有军事才能,是司马氏宗室中难得能领兵打仗之人,也正因此被桓温所忌,诬其谋反,最后夺爵流放,郁郁而终,直到桓温死后,司马曜为帝时才恢复了司马遵的武陵王位。其实,按说他也非嫡长子,但长兄早夭,次兄过继其他司马氏同宗继承王位,而这给桓温废了多年的武陵王爵,就意外落到他的身上了,要说恨桓氏的,只怕天下没有人超过这位王爷了。甚至他曾公开说,恨不得把天下姓氏里带木头的全给杀了,以泄心头之恨呢。桓玄篡位,居然没有除掉此人,留给我们成了现成的新君拥立,岂非天意?”
多头下注避风险
王谧勾了勾嘴角:“可是,司马遵可是非常反感从军之人啊,当年他父亲给桓温逼死,连带着所有姓氏里带木头的人他都恨上,而且,你们觉得刘裕想立的,难道会是他吗?迎回司马德宗,恐怕才是刘裕所想吧。”
谢混笑道:“可是司马德宗已经被送走了,前往江州被郭咏之看管,桓玄如果逃跑,也会带上他,也就是说,在刘裕彻底消灭桓玄之前,是不可能把司马德宗控制在手中了,那他手上必然要有个司马氏的大旗,就算不是直接拥立为皇帝,也要来个代管朝政的摄政亲王,现在看起来,没有比司马遵更合适的了,他讨厌军人,但不会蠢到在这个时候公开反对桓玄,刘裕反桓复晋,对他有恩,而我们高门世家拥他来主政,也是他的大恩人,以后要用他的名义下达各种命令,也就方便了很多。”
王谧点了点头:“当摄政倒是挺好,那除了司马遵的拥立和我们控制城中的将士家属外,我们还有什么可做的吗?”
庾悦说道:“再就是要保护朝廷的公文,档案,历代的典籍这些了,不能让这些资料毁于战乱,我们最好能早点和刘裕接上头,一方面告诉他我们会控制城中的将士家属,让他想办法让北府军和西府军
第一版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