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也能找到合适的继承人的话,那这些人就能继承我的大业,不必等到自己的儿子。”
刘穆之点了点头:“既然你坚持,那就沿这条路走下去,不过,北府的继承人,你得先考虑好了,朱龄石这回表现极佳,可称此战首功,后面,你需要着重地培养他了。而王镇恶和沈田子在此战中也是表现上乘,超过了檀韶和诸葛长民这些宿将,就连阿寿和他们相比,也是有所不如,看来你的眼光没有问题,这三个年轻人,都可以作为以后独当一面的少帅。”
刘裕正色道:“我从不怀疑他们军事上的才能,但是我现在开始担心起他们性格中的那种好胜,贪婪的一面,这战过后,对于他们在战场上争功,在战场外敛财的事,我得好好教训他们,如果不能做到无私,那是继承不了我们的大业的,我还得另寻他人。”
刘穆之的眉头微微一皱:“寄奴,这个事情,你最好重新考虑一下,现在是用人之际,需要的是这样难得的帅才,如果因为一些贪财,争功之类的小事就要另寻他人,恐怕你没这么多时间再重新培养。军人要的就是现实的利益,不太贪财的向弥这些人,也只是因为跟着你才会这样,换了别人,他们未必会如此,以我的想法,用其长,抑其短,而不是不合你意就要换人,这才是长久之道。”
刘裕反问道:“如何去做呢?”
刘穆之说道:“他们贪财,争功,无非是在现在的功爵体系下,功劳大,爵位高,才有更多的好处。你恰恰要利用他们这种心态,让他们良性竞争,这样才能刺激出更大的能力出来,这回的大战其实就很好,王镇恶和沈田子互相较着劲,都在南城和西城打出了很精彩的表现,但最出彩的,还是在北城的朱龄石。每个人都用尽了军才,以后如果要作战,还是要他们这样的表现才行。”
“不过,他们打完后会跟着捞好处,这时候就要加以抑制,不可让他们作为主将和官员继续镇守那里,要迅速地调他们班师回来,另给一些高官厚爵以作补偿,尤其是要派得力的世家子弟随军,专门负责后勤和钱财的管理,万万不可由他们独断。”
刘裕的眉头一皱:“为何非要世家子弟,你就不怕他们贪的更多吗?”
刘穆之叹了口气:“世家子弟中有刁家这样贪婪的,也有不少家中本就很有钱,并不需要搜刮的人,象王弘,谢晦,张邵这些人都能胜任,他们要的是功劳,而那些府库里的钱财,还有当地的税赋,他们并不是非常在意,治民有术,税收很多,这才是他们想要的,对于这些想要以权力的人,就可以让他们去管理。”
刘裕长舒了一口气:“明白了,是得用那些想要上进,渴望权力的世家子弟,而不能让京八兄弟苦出身的人独镇一方,尾大不掉。”
刘穆之点了点头:“是的,如果是边境重镇,象青州,荆州这些地方,你得让得力重臣大将,如道规,敬宣等人镇守,而刘毅的话,最好以后让他去岭南,西蜀这些地方建功,然后把刘毅升官入朝,给他朝中权力,却把他的部下分割,嫡系部队抽调各地镇守,以架空其实力。”
宰辅之位诱希乐
刘裕的眉头一皱:“这样真的好吗?希乐毕竟也是一代名将,在军中威望并不比我差到哪里,要北伐胡虏,收复失地,是需要他的力量的。”
刘穆之摇了摇头:“就是因为他有这个实力,是现在大晋惟一一个可以凭借军功,跟你一争高下的人,所以你才不能放手让他立功。刘毅可没有你的这个情操,他建功立业是为了让自己上位,而上位是为了取得更多的权力,他就是第二个桓温,绝不可以让他得了势。如果你不想真正的兄弟反目,引起内战的话,最好对此君要多加限制才是。”
说到这里,刘穆之顿了顿,继续道:“而且,现在刘毅通过了刘婷云,也去拉拢了不少世家门阀,甚至成功地引起了谢家的分裂,你曾经有恩过的谢混,也已经在郗僧施的引见下,成了刘毅的盟友。而这回之所以庾悦肯这么卖力,主动地站在你这边,也是因为怕刘毅报早年的烧鹅之仇。寄奴啊,你要明白一件事,刘毅是有联合世家的能力和野心的,千万不要给他这个机会,如果你真的为他好,最好就是让他脱离军队,给个闲职高官挂起来,甚至,如果他要我的这个宰相之位,你也可以给他。”
刘裕讶道:“这怎么可以?如果没了你当宰相,我如何控制朝廷呢?”
刘穆之苦笑道:“必要的时候,只能这样以退为进,这个宰相的位置并不好坐,刘毅大概只看重了这个位置的权力,却不知坐在这位置上,却处在了风暴之中,他如果以军人的身份直接抢这个朝臣之首,那就打破了平衡,到时候第一个跟他翻脸的会是长期的盟友孟昶,接着,象谢混,郗僧施这些人也会跟他发难,因为他们跟刘毅结盟,是想自己坐这个位置,而不是让刘毅坐了去。”
刘裕若有所思地说道:“确实如你分析的这样,若是以相位来引诱,希乐大概是愿意放弃兵权的。只不过,如此一来,没了你这个宰相,我的很多事情,无法再实施了啊。”
刘穆之微微一笑:“有妙音在,只要你
第一版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