道:“所以,白虎大人认为,不管这战的后果如何,一定要刘毅去打一场,就算打输了,就算冒着灭国的风险,也在所不惜?”
白虎点了点头:“是的,我认为,刘毅也不是傻瓜,他是多年宿将,知道未虑胜先虑败这点,如果没有机会,也只是会试探性地进攻一下,若是时机不成熟,就会迅速地撤回,至少,还可以保自己的豫州,以图后举。”
“当年在西征的时候,就是如此,消灭了桓玄之后,桓振自立为帝,召集桓氏旧部,反攻夺取江陵,在这种情况下,刘毅也没有失去理智,贸然跟桓振决战,而是收兵固守,与桓振相持,联络了鲁宗之的雍州兵马,轮流出击,桓振两面受敌,进退不得,最后活生生地给拖疲,拖垮,这个时候,刘毅才出兵决战,会合鲁宗之联手击败了桓振,在我看来,这也是西征中刘毅表现最好的一场仗,甚至超过了之前他正面消灭桓玄时的几场大战。”
玄武点了点头:“是的,刘毅毕竟是北府老将,名将,这点本事还是有的,但是妖贼可不比桓玄,他们的实力也比当年的桓振要强上很多,如果刘毅再存了跟刘裕争锋的心思,我怕他步何无忌的后尘,给妖贼示弱吸引,一旦失败,可就未必能撤得回来了。”
说到这里,玄武顿了顿:“之前半年多,刘毅坚守豫州不战,就如同当年跟桓振会战前所做的那样,这很好,可现在的妖贼,并不象当年桓振那样孤立无援,粮尽兵少,他们的实力,现在非常强大,就是刘裕前来,也未必有把握一战而胜,在没有刘裕支持的时候,就靠他豫州部队出击,我怕是凶多吉少啊。”
白虎摇了摇头:“所以,我们需要先让刘道规动起来,或者是制造刘裕准备打通梁郡,打通和荆州会合通道的假象,逼妖贼回头分兵先去攻打荆州,刘毅如果正面的压力小了,那自然出击就有把握。”
“到时候我们按朱雀大人前面说的那样,把刘敬宣所部,再加上三吴新征调的兵马,包括宿卫兵马,都调到前线加强刘毅,那刘毅就有一战而胜的机会,就算失败,也不至于伤筋动骨,起码有个五万以上的大军,打一场败仗也能退保豫州,等刘裕的大军回来。”
青龙点了点头:“这样很好,那么,我们还是讨论一下,如何通过拿这封信作文章,激刘毅出战吧。”
以退为进高远谋
玄武微微一笑,拿出了这封信,展开在眼前,读道:“希乐吾兄,国家不幸,妖贼一时得势猖獗,无忌战死,江州沦陷,荆州危急,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,亦小弟不顾劝阻,执意伐燕之过,幸赖兄为国之柱石,坚持豫州,独撑大局,弟不及也!”
读到这里,玄武勾了勾嘴角:“刘裕这回的姿态摆得可是够低的,居然能对刘毅这么客气。”他顿了顿,继续读道,“弟往习击妖贼,晓其变态,贼新获奸利,其锋不可轻,兄之稳守,贼气已衰,弟当整肃伐燕之军听兄调遣,只恨军中新疫将士多病,仍需时间康复身体。”
“还赖兄再坚守一月左右待弟修整完毕,约期共举,翦灭妖贼,为无忌报此大仇,克平之日,朝中宰辅之位,北府镇军之位,皆委于兄矣。弟当自请出藩,御守国门,以负妖贼作乱之责。”
朱雀也脸色一变,讶道:“什么?!刘裕居然把宰辅之位和北府军大将之职也让给刘毅了?这么大方?”
白虎冷冷地说道:“这正是刘裕的胸襟和气度,也是他识大体的表现,现在平定妖贼,需要刘毅的配合,如果刘毅擅自出兵,万一战败,全军覆没,大晋有灭亡的危险,到那个时候,相位也好,北府大将之职也罢,又有何意义呢?”
青龙点了点头:“我觉得连刘裕都这样让步了,我们是不是也要重新考虑一下,不要急着激刘毅出兵呢,万一…………”
白虎叹了口气:“青龙大人,我们刚才分析得够多了,刘裕不管这回怎么让步,将来平定叛乱后,他仍然可以借着谢家和王妙音的支持,还有北伐之功,再次掌握大权,这回刘穆之出镇青州,本就是把宰辅之位给让了出来,留给了孟昶而已,而孟昶也不是没有野心之人,以前依附刘毅是因为自己身为文人,不能挂帅建功罢了。”
“可是别忘了,现在孟昶可是有个战功赫赫,精于兵事的族侄呢,虽然猛龙这回战死了但是孟怀玉在刘毅的手下,已经成为头号大将,副帅,如果有了孟昶的宰相之位,充任全军先锋,那功劳会再加一等,也许打完平定妖贼之战后,他就会代替何无忌的位置,成为新的巨头之一呢。利害的年轻人可不止刘裕那里有,孟怀玉,朱超石,檀道济这三个也都很厉害呢。”
朱雀冷笑道:“我道刘裕怎么会突然变得这么大方呢,原来还是有后招啊,这可是一石二鸟之计,让刘穆之这死胖子去青州巩固新占的地方,空出的相位就成了分裂刘毅和孟昶的武器,这计实在是高啊。”
白虎点了点头:“还有那个北府军镇军将军之职,看似是成了北府大将,但现在大晋已经不是当年的大晋了,当年只有北府军一支部队能打,最多再算上荆州军团,可是现在,各州各地,都有精兵强将,这些年收复的,新占
第一版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