事情一五一十地说清道明。
&esp;&esp;夫妻二人听罢,只觉脑袋“嗡”的一下,紧接着就感觉到了一股悲恸。女主人的眼泪决堤而出,她抓住丈夫的右肩,目光游离呆滞,似乎完全无法接受这件事情。
&esp;&esp;李昌顺双眼泛红,显得有些疲惫,说道:“假若静姨没有邀约母亲,母亲昨日又是去了何处呢?”
&esp;&esp;夫妻二人紧紧依偎在一起,男主人为女主人拭去眼角泪水,呆看李昌顺一眼,说道:“昌顺贤侄,节哀顺变。万没想到,你竟然亲自过来报丧,为叔也不知该如何安慰,实在惭愧。”
&esp;&esp;沈俊航还在出神,丝毫没有察觉杨亚蓉的案子随时都会发生重大变故,依旧摆出事不关己的态度。
&esp;&esp;“夫人,信中所说的弄璋之喜,是否属实?”
&esp;&esp;“弄璋之喜确属实事。”女主人抽噎着说道,“一个月前,我的大儿媳生下我们家第一个孙辈男丁。昨天,孙儿满月,便在家中小摆家宴,不曾宴请亲朋为宾。这封信来历蹊跷,怎么会有人如此作弄他人呢?”
&esp;&esp;“假如不是因为这封信,或许你的母亲便不会身亡。”男主人顿生几分同情,漫不经心地说道。
&esp;&esp;此言一出,李昌顺无形间遭受一道惊雷劈下。心里头更加笃定母亲之死另有隐情,圆目瞪向莫柠,似是在说:我的猜想果然没错,母亲必然就是遭人杀害。
&esp;&esp;“夫人,您与李胡氏的关系如何?”莫柠问道。
&esp;&esp;“我与胡姐姐交浅言深,情同姐妹。”女主人据实回答。
&esp;&esp;“她可曾与您提到过,在生活中是否有过痛恨的敌人?”
&esp;&esp;“胡姐姐素来与人为善,讨人欢喜得紧,怎么会与人结仇呢?”女主人眼睛一眯,有些恼怒,说道,“胡姐姐遭人杀害,必是贼人的过错。小友为何要询问受害者过往?居心何在?”
&esp;&esp;说罢,女主人怒瞪一眼李昌顺,似是在说:瞧你带来的狐朋狗友,胡问瞎诹些什么。
&esp;&esp;莫柠陷入短暂的沉默。心想:眼下暂时可以排除仇杀的可能。根据李昌顺的供述,父母间的感情深厚,因而,情杀的可能也暂时排除。既然如此,山匪劫道为财杀人,似乎也是个能说得过去的结论。唯一问题是,杨亚蓉生前收到的邀请来信究竟来自何人?这封信和杨亚蓉被杀一事,是不是有关联呢?
&esp;&esp;莫柠从李昌顺手里要过来信,捏在手里仔细端详,凑到鼻尖轻轻一嗅,心里头一惊,脸色骤然变得肃穆。
&esp;&esp;“夫人,府上可有火折子?”
&esp;&esp;“有。我差人找来。”
&esp;&esp;女主人一惊,虽然不明白莫柠找火折子的原由,但她还是差人为莫柠找来火折子。
&esp;&esp;莫柠取开折筒,对着筒口一吹,火焰立刻燃起。紧接着,莫柠将信件放在火苗上,利用火焰的热度熏烤信纸。
&esp;&esp;不多久,信纸上隐隐约约浮出三行小字,写道:“亥时。东城河,回音亭见。”
&esp;&esp;落款是故人昌。
&esp;&esp;“故人昌?”莫柠轻声呢喃。
&esp;&esp;李昌顺看着信上显出的隐形字,脸色愈发难看。特别是看到“故人昌”三个字,脸颊更是火辣辣得生疼。
&esp;&esp;“静姨,你知道故人昌是谁吗?”李昌顺硬着头皮问道。
&esp;&esp;“从来没有听你母亲听到过此人。”女主人神色凝重,不像有所隐瞒。
&esp;&esp;友人夫妻所知甚少,对故人昌更是一无所知。既然无法获取新的线索,莫柠提出告辞,下一站便要前往东城河回音亭。
&esp;&esp;第90章 第六章
&esp;&esp;回音亭距离发现杨亚蓉尸体的河岸仅有300米远,位于东城河的上游。
&esp;&esp;莫柠勒住缰绳,在回音停前停下,她跳下马背,双脚感受地面的踏实。
&esp;&esp;沈俊航从莫柠手里接过缰绳,找到一棵树干比较粗壮的银杏树,将两匹马儿绑在树下。
&esp;&esp;莫柠走向回音亭,她低着头,走得很慢,步幅很小。正要走上最后一级台阶,莫柠突然止住脚步,在右侧的门柱前蹲下身子。
&esp;&esp;鲜红的门柱在间隙阳光照射下反着光,树影浮动中,门柱上的一枚深棕色痕迹,很容易遭到忽视。痕迹距离地面一掌高,呈圆形,尾指指甲大小。
&esp;&esp;“发现什么了吗?”沈俊航站在亭下,仰头望着莫柠问道
第一版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