不得欢畅。
&esp;&esp;自然斥声责骂亦费力气,他们一耳入一耳出,心大者无关痛痒,说不定转头还觉她是跳梁小丑。
&esp;&esp;于是,她便又道,“罢了,与其再此请罪,不如修正己身。廿八渭河桥刺杀一案发生于去岁年终,今日散朝后,三公九卿各部,凡四百秩及以上官员,重呈年终计,字数不得低于三千尔。由抱素楼五经博士处初审其文,御史台二审其绩,后上移朕处,由朕亲审,至上巳节毕。”
&esp;&esp;至此,散朝。
&esp;&esp;群臣伏地恭送君主,少年帝王从丹陛下,相比来时的一点慌乱如今又恢复了平缓,唯经过赵谨处微顿步伐,余光扫过他。
&esp;&esp;赵谨不动声色挪了挪头,见少女唇角勾起,似笑盈盈唤了他一声“师叔”。
&esp;&esp;
&esp;&esp;百官下朝归府,十中六七叫苦连天。
&esp;&esp;若说这少年女帝刻薄寡恩,然如此被刺,都不曾降相关官员的官职阶品。自然也和她手中无权有关。但是她连杖责都没有,不过训诫尔,足够宽仁。但要真言其宽厚仁爱,诸卿也实在不敢恭维。
&esp;&esp;竟让他们重写年终计。
&esp;&esp;所谓年终计,便是一年任上的年终总结以及来年计划。许多都是对着前一年的修修补补,反正只要所在任上无有大错,如此上交都无妨,左右走个形势归案罢了。
&esp;&esp;却不料,这会专门定了字数,还挪来抱素楼和御史台两尊大佛掌阅。这两处一来是要求文采过关,一来是要求政绩对案。
&esp;&esp;各部高官或内政,或军事,或财政,或人才择选,将天子权柄分瓜干净,唯留了最无用的学教这块,为不至于太难看而留在天子手中。
&esp;&esp;不想到今日,被少年君主拿来做文章。
&esp;&esp;若是放在平时,自也可以敷衍过去。但这回不行,这是因天子被刺之后对群臣的责罚。若再不用心处之,罪名可大可小。
&esp;&esp;官员成群,回顾女帝尚位至今一余年来的事。
&esp;&esp;半年养病不上朝,原以为胆小懦弱之。
&esp;&esp;上朝后改朝会频率、集门阀捐供,当是得丞相帮衬,似小心翼翼步步为营尚有城府者。
&esp;&esp;开年这一出,却又将事事挪上台面,仿若大开大合样。
第一版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