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个星期,吃一餐或者两餐肉,可农民兄弟可能十天半个月才能吃一回肉,条件再差一些的,可能一个月才能吃上一回肉。
&esp;&esp;副食店的肉下完,肉联厂的司机就把面馆的肉拿了下来。
&esp;&esp;“顾副团长又来帮爱人接肉了?”司机还打趣了一句。
&esp;&esp;顾淮接过司机递来的牛肉递给二哥帮忙拿着,又伸手去接猪肉和肥肠,“说什么帮,这面馆本来就是我们家的,我也是在给自己家做事。”
&esp;&esp;“这位是?”司机师傅看着顾河问。
&esp;&esp;顾淮笑着道:“这是我二哥。”
&esp;&esp;“原来是顾副团长的哥哥,我就说看着有些像呢。”司机师傅笑呵呵地说着。
&esp;&esp;“我还要去其他地方送肉,就先走了,回见。”说完司机师傅就上了车,开着车走了。
&esp;&esp;顾河和顾淮提肉往面馆走,看到包子铺,还说了一句:“你们这儿还有包子铺呢?”
&esp;&esp;顾淮“嗯”了一声,没有多说话,提着肉从包子铺面前经过。
&esp;&esp;文招娣坐在包子铺里,看着顾淮又来帮余惠接肉了,心里羡慕极了,接着又连打了好几个哈欠。
&esp;&esp;郑秀兰没有在包子铺里,包完包子,她就回去补瞌睡了,文招娣就负责蒸包子和守包子铺。
&esp;&esp;文招娣因为长期睡眠不足,黑眼圈很重,眼袋都快掉到嘴角了,脸色也是不健康的暗黄色,人看着都老了好几岁。
&esp;&esp;包子铺的生意一般,每天蒸六笼包子,还会剩一些。
&esp;&esp;就这生意,文招娣她们也不敢多做,现在能收回成本,一天赚个七毛八毛的。
&esp;&esp;要是天天都能赚这么多,一个月也有个二十来块钱了,总归还是有点赚头的。
&esp;&esp;把肉放好,顾淮就带着顾河回去了,时间还早就小跑着带着他在家属院里跑了一圈。
&esp;&esp;回到家,余惠和顾红梅已经在厨房里忙活着早饭了。
&esp;&esp;顾东也起来了,洗漱完坐在院子里背书。
&esp;&esp;早上余惠煮了皮蛋瘦肉粥,烙了葱油饼,凉拌了一个茄子,拌了自己泡的酸萝卜,简单的早餐就做好了。
&esp;&esp;顾河看到桌上,又是肉粥,又是葱油饼,还有凉拌菜的就说:“不用因为我们来了,早上就准备得这么丰盛,煮点面疙瘩稀饭,切点泡菜就行了,不用这么麻烦。”
&esp;&esp;他觉得自己昨天晚上吃的鹅肉还没消化呢,早上又吃上肉了。
&esp;&esp;余惠笑着说:“不麻烦的,我们平时早上也这么吃,孩子们都是长身体的时候,需要营养,早上得吃好。”
&esp;&esp;顾河可不信她的话,认定她就会说因为他们来了,早餐才准备得这么丰盛的。
&esp;&esp;孩子长身体,早上是得吃好,但平时早上,肯定没有这么好。
&esp;&esp;今天赶大集,顾淮去上班,顾东去上学后,一会就跟顾河和顾红梅,带着几个孩子去赶大集。
&esp;&esp;钱兰先要去面馆忙,余惠就问了她要不要帮她带什么东西。
&esp;&esp;钱兰让她帮忙买两斤白菜和胡萝卜,再带两斤五花肉,还给了她两斤肉票。
&esp;&esp;虽然面馆还没分账,但每天看到面馆这么多进账,钱兰在吃方面也大方很多了。
&esp;&esp;余惠买了十斤藤藤菜,三斤葱,五斤大蒜,五斤老姜。
&esp;&esp;顾河见她买这么多大蒜和老姜,这价钱还比在老家贵一半,就说:“早知道你需要这么多的大蒜和老姜,我就该给你扛两麻袋来,咱们家里多的是。”
&esp;&esp;余惠就笑着说:“那二哥下次来了,帮我带点。”
&esp;&esp;“行。”顾河满口答应。
&esp;&esp;余惠给钱兰买了肉和菜,自己买了些豆芽莴笋豆腐皮还有平菇,又在卖鱼的摊前,选了一条大花鲢。
&esp;&esp;顾淮:“买鱼干什么?”
&esp;&esp;余惠道:“中午饭我们在面馆吃面,晚上吃水煮鱼。”
&esp;&esp;“吃什么水煮鱼,晚上也吃点面条稀饭就得了。”顾河连忙阻止她买鱼。
&esp;&esp;卖鱼的摊主提溜着鱼看着余惠也没接着称重,“那这鱼你还要不要。”
&esp;&esp;“不要。”
&esp;&esp;“要的。”余惠看着
第一版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