俩人都相中了,赶紧去找老周家的人买地皮。
他那破房子摇摇欲坠。要是倒塌了更不值钱,村长想按照宅基地的价给,就是两百块钱,但老周想把房子折一部分钱也卖出去。
就这么的老周要五百,最后四百块钱成交的。
沈清月直接叫周金宝找人过来干。
周金宝跟沈清月这关系很不一般,要是没有沈清月,现在他还干不成县里的工程呢。
耽误谁的工,也不能耽误沈清月这的。
于是特意给他选调了一支三十人的团队,盖房子到猪圈前后算下来就收了一千块钱,包工包料。根本不挣钱。
沈清月对他像恩人一样,哪儿能赚恩人的钱呢。
周金宝叫了这么多人干活,来之前立下军令状了,十五天必须交公。
那边工程也很忙。都等着他们呢。这一批给沈清月盖猪圈的三十人,都是精锐中的精锐!
当天就把房子推平了,清理出来明儿就开干。
这边主要是猪圈,二十个栏舍,一个厨房,俩小棚子。两间人住的小屋。跟正经房子不一样。
这边主要是为了看护猪圈,不必像盖房子那么一板一眼的。但是下水功能得好。
院里留了地方打井,下水道得再盖房子之前就挖好。
村里没有秘密!
一打听就知道,沈清月那边要盖猪圈了。都羡慕的不行。
村里的人都是苦日子过过来的。
以前饥荒的时候吃树皮,挖野菜,那时候谁家要是养一个大牲口,看的跟命一样重要。
越穷越养不起。
现在能养了,房前屋后的都种菜了,还没地方养。
一听沈清月要养,恨不得举双手双脚同意。
“早就该养。沈清月现在天天进猪肉,花老多钱了。她包食堂泔水多,青菜叶子啥的有的是,随便撒一把就够猪吃的。”
“可不。要不咋说人家挣钱呢。这脑子就是比咱普通小老百姓好。”
也有人道:“回头猪粪啥的沤肥长得最好,咱这粪肥不够用啊。能不能管她要点?”
越说越觉得养猪好,猪身上全都是宝。
一个个都盼着这边猪舍早点落成。他们好看热闹去。
村里现在一家养猪的都没有。沈清月现在养活正好过年的时候杀年猪。现在猪还没影呢,都想着花钱买他家猪肉了!
“周金宝盖房子真是那个,昨儿看着还是一片废墟呢。今儿就板板正正了。”
“那可不,多些人干呢。以前村里起个猪圈,也就一家人自己盖,有五六个人就行了,这来三十个人,能不快么?”
沈清月回来运货刚想往家里进喝点酸梅汤。就被这些热情的婶子给拦住,问她盖猪圈以后谁负责?
沈清月道:“我大姐管理。第一批先养活二十头小猪。摸索着来。”
她的猪圈盖得大,最多一百多头都住得下。
但身为农民的孩子,做事儿得脚踏实地,不敢太激进。自从那边盖上了,大姐成天泡到县图书馆里去借养猪的书。
去上初中之后,大姐的思路都变了,不像原来似的全凭借过去旧经验,反倒是先找书,再去学经验!
二十头猪,可不是一头两头,不能有任何的闪失。
在场的婶子听说沈梅来做,大家也也不意外,沈梅以前就是干活的一把好手。
就是有一点!
婶子道:“养猪那玩意臭烘烘的,你姐是真不打算找对象了?”
以前沈梅不找是因为被家里拖累了。
现在不同了。
沈梅长得盘顺条亮,多少大小伙子的梦中情人啊。
沈梅要是放出风去,大小伙子扒拉着挑。
但小姑娘养猪,好说不好听啊!
沈清月道:“忘了这一茬,我问问我姐吧。”
她刚想回去问问沈梅。
正好抬头就看见大姐了。
沈梅显然听到了刚才的话,道:“我是真的不打算再找了。现在这日子多好。”
以前是不能找,现在是不想找。
沈梅只觉得过惯了现在的日子,以前都白活了!
这种日子以前做梦都不敢想。
当媳妇哪儿有大姑娘自由。另外别人喜欢她也未必真的中意她。而是想跟沈清月拉上关系。
到时候难免拉帮一大家子,想想都觉得累。
养猪是她喜欢的事儿,还能劝退那些男人。简直一举两得。
这些婶子在村里一辈子都是传统思想。道:“梅子,你妈走的早,我没把你当外人才说的这话。咱女人家还是得给自己一个依靠。要不你老了咋整?”
沈梅道:“老了再说,况且我还有妹妹。”
沈清月道:“那我肯定得管我姐。”
在场的人还想说别的,被人拉住了,这才闭口不言。
姐妹俩回到
第一版主